绿色简约靓丽风格的一款自适应式zblog app下载模板,面向于手机app应用、手赚app应用、网赚app应用分享下载网站设计开发,采用左中右三栏布局响应式结构,APP图标排版、分类展示、大幅轮播图、热门/最新APP模块,二维码扫描下载,支持电脑或手机访问浏览,兼容IE9+、Firefox、chrome及Safari等主流浏览器,在PC电脑端和手机端都具有良好的访问浏览体验。
主题特点:
美國機場也開始使用這類軟體。
眼見英國國內分歧難解,歐盟回應若英國通過脫歐協議,願意將期限延長到5月22日,不然只能延至4月12日。下午經過2小時辯論後,第一輪投票以329票對300票通過二讀,第二輪投票以327票對299票通過三讀,火速把阻止無協議脫歐的法案送出下議院,接著將在上議院進行之後的立法程序,最後送女王御准。
2018/11/14:梅伊接受歐盟提出的脫歐協議草案,點頭愛爾蘭邊境保障機制,以及2019年3月正式脫歐後,至2020年底的過渡期,英國仍參與歐盟關稅同盟與單一市場,並同意支付約390億英鎊(約新台幣1.56兆)脫歐分手費。2019/9/4:反對派通過阻止無協議脫歐的法案,取得勝利。強森在表決後提出動議要求舉行大選,但最終無法跨過支持門檻,遭到否決。根據里斯本條約第50條,歐盟會員國若要脫離歐盟,必須在通知歐洲理事會的2年內完成協議。2017/6/19:英國與歐盟展開第一輪脫歐談判。
(中央社)英國國會開議第2天,反對派火速展開行動,通過阻止無協議脫歐的法案,取得勝利,試圖以提前大選回擊的英國首相強森(Boris Johnson)無法取得三分之二支持門檻,在和國會的過招中二度挫敗。除了國會在野黨對強森充滿敵意,保守黨內也有不滿聲浪,讓他腹背受敵。去年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就提出「太平洋提升」(Pacific Step-Up)戰略構想,主張要在所有太平洋國家建立大使館。
相對於對台灣印象的改變,澳洲對中國在南太平洋的作為卻是越來越警惕,認為這與中國想切斷美澳連線的戰略意圖有關。澳大利亞前國防部長潘恩(Christopher Pyne)的主題演講當然是重點之一,但除了這位剛卸任的防長外,澳大利亞還有好幾位學者與前官員參與,可說是參與凱達格蘭論壇的最大團體了。固然台灣在南太平洋有六個邦交國,面臨中國的積極打壓,日前索羅門群島還出現要在百日內檢討對台外交存廢的聲音,因此台灣對南太事務就會高度關心。順著這個邏輯,如要避免澳洲被孤立的處境出現,除了要在南太平洋有所作為以反制中國的步步進逼外,更要直接避免中國可以自由突穿第一島鏈。
因此現在澳洲戰略社群,對於台海有事的澳洲角色已頗有體認。也難怪會有澳洲學者懷疑,中國肯定研讀過日本在二戰對南太平洋發動侵略戰爭的路徑圖,不然怎會所有中國的南太佈局都與當年日軍侵略路線高度近似。
這個計畫後來不僅為澳大利亞否決,坎培拉還向索羅門提出,要幫其興建一條由澳大利亞出資的電纜。形同重演1942年日軍稱霸太平洋,澳洲單獨在西太平洋面對日軍進攻的孤獨處境。去(2018)年澳洲媒體Fairfax Mdia也報導,中國有意在萬那杜的盧干維爾港,興建永久性的大型海軍基地,只是這個報導後為中國與萬那杜連袂否認。中國在兩年前(2017)宣稱會幫索羅門興建一條可與雪梨連結的海底電纜,這個工程已宣布是由華為承接。
在二戰時不論是防禦澳洲對抗日本入侵,或是做為反攻的太平洋前進基地,都是利用位於萬那杜的軍事基地。中國對南太國家的援助是一回事,但如果看這些國家的所在地點,就可以發現澳大利亞會這麼緊張是有理由的。文:賴怡忠(讀錯書,入錯行,生錯時代的政治邊緣人)日前在台灣舉辦的凱達格蘭論壇,有不少國際智庫界的重量級人物與會。一位曾擔任澳大利亞國防部次長的資深學者曾在其他場合表示,中國現在充滿侵略性的作為以及其在南太平洋的活動,讓澳大利亞直接聯想到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行為。
再加上美國前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格里森(Wallace C. Gregson)、甫卸任的印度駐中國大使班浩然(Gautam Bambawale)、前印尼國防次長以及多位國際學者的共襄盛舉,使這個論壇極為熱鬧。首先,巴紐與索羅門群島就在澳大利亞上方,與美軍陸戰隊位於達爾文港的基地相去不遠,可以有效監控駐澳美軍。
過去澳洲會同時怪罪台灣與中國,認為這兩個國家的邦交爭奪是導致南太進入失敗治理的關鍵,甚至主張因為台灣是民主國家,所以要對台灣進一步究責。從1945年後,澳大利亞第一次感受到其國土有可能會受到一個強大敵對勢力的直接威脅。
但現在澳洲已經不若過去怪罪台灣,反而對台灣國合會(ICDF)在南太的援助計畫高度稱讚。扭轉二戰日攻美守態勢的瓜達卡納爾戰役,也是發生在索羅門群島。之後更傳出中國有意興建的不是海軍基地,而是衛星訊號的追蹤站,或是情報中心以監視美國、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等國在南太平洋的軍事動態。紐西蘭去年也提「太平洋重啟」(Pacific Reset ),連英國都提出「太平洋上升」(Pacific Uplift),加上法國今(2019)年也提出「印太戰略」,以及美國資深官員密集訪問太平洋島國,太平洋瞬間成為大國關注的焦點。當中國可以掌握這兩個國家,就形同具有切斷澳洲與美國聯繫的能力,或起碼可提供中國對澳洲與美國軍事合作行動的預警。而南太平洋傳統上也是澳大利亞的關心所在,澳大利亞對此會投注心力也十分自然,但這次澳大利亞對於中國南太活動的警覺,感覺已經遠超過之前的一般性關切。
因為只有位於第一島鏈的國家們才具備這個平衡力,最能有效牽制中國,避免其自由對外投射力量威脅區域安全。二戰初期讓美國損失慘重的珊瑚海海戰,就位於索羅門群島與巴紐之間。
如果中國真的成功切斷美澳連線,或是讓這個連線作用出現困難,以現在東南亞國家普遍對中國搖擺的現狀來看,屆時澳洲會面臨被孤立的局面。特別是中國的中階官員,直接硬闖巴紐外交部,讓人感覺似乎中國已把巴紐當成朝貢國,可以頤指氣使。
此外,澳大利亞如果要前往南太平洋也必須要通過這兩個國家,這兩國也是澳洲與太平洋第三島鏈的聯繫門戶。倘若如此,那麼整個西太平洋直到第三島鏈都會為中國所控制,可能會出現只剩下日本、澳洲孤立自保的局面。
事實上,當年日本在二戰期間準備進攻澳洲時,已經在位於巴紐的拉包爾建立前進基地一位曾擔任澳大利亞國防部次長的資深學者曾在其他場合表示,中國現在充滿侵略性的作為以及其在南太平洋的活動,讓澳大利亞直接聯想到日本在二次世界大戰前的行為。去年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就提出「太平洋提升」(Pacific Step-Up)戰略構想,主張要在所有太平洋國家建立大使館。Photo Credit: Depositphoto中國這幾年對澳洲社會的作為已引起坎培拉的警覺,澳洲針對南太事務的認知,現在也出現巨大變化。
相對於對台灣印象的改變,澳洲對中國在南太平洋的作為卻是越來越警惕,認為這與中國想切斷美澳連線的戰略意圖有關。二戰初期讓美國損失慘重的珊瑚海海戰,就位於索羅門群島與巴紐之間。
過去澳洲會同時怪罪台灣與中國,認為這兩個國家的邦交爭奪是導致南太進入失敗治理的關鍵,甚至主張因為台灣是民主國家,所以要對台灣進一步究責。倘若如此,那麼整個西太平洋直到第三島鏈都會為中國所控制,可能會出現只剩下日本、澳洲孤立自保的局面。
而南太平洋傳統上也是澳大利亞的關心所在,澳大利亞對此會投注心力也十分自然,但這次澳大利亞對於中國南太活動的警覺,感覺已經遠超過之前的一般性關切。固然台灣在南太平洋有六個邦交國,面臨中國的積極打壓,日前索羅門群島還出現要在百日內檢討對台外交存廢的聲音,因此台灣對南太事務就會高度關心。
因為只有位於第一島鏈的國家們才具備這個平衡力,最能有效牽制中國,避免其自由對外投射力量威脅區域安全。也難怪會有澳洲學者懷疑,中國肯定研讀過日本在二戰對南太平洋發動侵略戰爭的路徑圖,不然怎會所有中國的南太佈局都與當年日軍侵略路線高度近似。再加上美國前國防部亞太助理部長格里森(Wallace C. Gregson)、甫卸任的印度駐中國大使班浩然(Gautam Bambawale)、前印尼國防次長以及多位國際學者的共襄盛舉,使這個論壇極為熱鬧。事實上,當年日本在二戰期間準備進攻澳洲時,已經在位於巴紐的拉包爾建立前進基地。
之後更傳出中國有意興建的不是海軍基地,而是衛星訊號的追蹤站,或是情報中心以監視美國、澳大利亞、與紐西蘭等國在南太平洋的軍事動態。文:賴怡忠(讀錯書,入錯行,生錯時代的政治邊緣人)日前在台灣舉辦的凱達格蘭論壇,有不少國際智庫界的重量級人物與會。
但現在澳洲已經不若過去怪罪台灣,反而對台灣國合會(ICDF)在南太的援助計畫高度稱讚。中國對南太國家的援助是一回事,但如果看這些國家的所在地點,就可以發現澳大利亞會這麼緊張是有理由的。
順著這個邏輯,如要避免澳洲被孤立的處境出現,除了要在南太平洋有所作為以反制中國的步步進逼外,更要直接避免中國可以自由突穿第一島鏈。此外,澳大利亞如果要前往南太平洋也必須要通過這兩個國家,這兩國也是澳洲與太平洋第三島鏈的聯繫門戶。
1 留言